秦少游
减字木兰花·天涯旧恨
秦观
天涯旧恨,独自凄凉人不问。欲见回肠,断尽金炉小篆香。
黛蛾长敛,认识东风吹不展。困倚危楼,过尽飞鸿字字愁。
赏析:(见《宋词鉴赏辞典》)
首句“天涯”就距离写游子之远、彼此分离天各一方,“旧恨”就时间写分手之后,别愁离恨之长。词篇就此揭示出全篇基调。“人不问”,写无人对语,独具高楼,本够凄凉,有谁关心慰问,即连同情的人都没有,故“独自凄凉”,分外感觉到凄凉难堪了。“人不问”之人应是其朝思暮想远在“天涯”之人。“人不问”,可知音信不通,相思难寄,加重了对远方情人思念的迫切,相见的欲望更加强烈。“欲见”二句写其在百无聊赖愁苦之极,只好用燃香数刻来耗费时间。“欲见”写怀情人之切,“回肠”写内心之痛,用形状回环如篆的盘香,形容恰如人的回肠百转。“断尽”,指柱一根根断尽。突出其柔肠寸断,’一寸相思一寸灰‘的强烈感受。香断烟消,也是形容时间流逝、愁闷未散,女子的愿望终如烟雾一样虚幻。总之这两句极写相思怀人的愁苦。
想念的情绪,纵是天涯海角也隔不断,人的情绪总是在孤独的时候爆发,思念情人,想念故乡,怀念旧人,是人在孤单的时候总是容易产生的情绪,排解不了的时候,写诗作词寄情于文字。很多时候,很多感情都是不容易描述得,而诗词含蓄隐晦正好对应了人的万千情绪。但是文字的描述具有更多的感染力。
然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这样的诗词的,纵是感慨万千,亦是没有传承和学习的意义的,重要的是表达的方式,用词的独特,感情描写的细腻。人的感情是含蓄和难以表达的,比喻等修辞手法就成为了主要的方法,通过这些手法,我们就好像能看到这个情感,虽然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,悲痛难受感动这种情感的定义属于哲学范畴,但是通过诗词,我们看到的东西就远远多得多了。
诗词的精妙,我理解不了那么深刻,但是在我做学术的时候,我也会孤单,我也会感慨自己的经历,回想自己的过往,思念爱人和友人,无所寄托的时候,读这些诗词,就好像找到了知己,找到了懂我的人,也许在千年之前的友人,会成为我唯一的知己。
“黛蛾”是指女子愁眉难展。由于别恨难消,故存于心头而现于眉梢,以致常是愁眉紧锁,尽管春天来临,“东风”劲吹,具有神奇伟大的东风,吹绿了大地江岸,吹开了百花吐艳,但无论怎样,也吹不展她的一双愁眉,这就深刻揭示出在“长敛”、“不展”背后其愁恨的深重。此句构思特妙,它和辛词《鹧鸪天》“春风不然白发须”同一机杼,都可说是文艺美学上无理而妙的写法。即通过这种似乎无理的描写,却更深刻地表达了人的情思,给人以无穷的韵味。歇拍“困倚”二句,写她从夏到秋守傍高楼,默默无语地目视一群群大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,渴望着有远人锦书的到来,但她凭着自己有多少此失望的经验,明知那毕竟是缥缈无凭的幻想。因此,在她眼里,那园区飞鸿组成的“人”字,实际上是“愁”字。这就是俗话说的”情人眼里出西施“。因为思念情人,见雁字倍增愁思,”人“字也就变成了”愁“字。因为人在激烈的情感下,客观景物在人的眼里会改变情调色彩的。王国维说”以我观物,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“
古人的情感,我们是不知道的,但是从诗词中却能窥探个大概,这就是诗词的强大。而对诗词的评论,就需要更高的造诣,不然可能就剑走偏锋。这个评价的作者,算是很用心得了,有自己的理解,有引用,引经据典,分析全面,从字面意思到结构,词中典故,到手法都做了全面的分析,要说诗词表达情感的精致细腻,而评论更是重中之重。
什么事都喜欢和科研扯在一起,这恐怕就是学院派的毛病了。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细腻和认真,工作做得越细腻,得到的结果便能称心如意。
另外,想说说哲学。诗词的思考是需要很深厚的哲学功底的,能对自己的情感抓得如此精确,是需要很多磨炼的,另外从自己的情感把大自然融入进来,就更是出神入化的。思想的表达是需要细腻和精致的,这这些都需要对自己的思想有非常深刻的系统的理解。阅读,思考,总结,反省,缺一不可。
添加一张图试试怎么用。